不被假象迷惑,请学会避开这个思维陷阱

罗森维 开智学堂

img

你容易对某个品牌形成好感吗?是否知道原因?又是否思考过,是什么让我们对商业世界产生错误的理解?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教授罗森维,通过多年的企业调研和教学指出,我们的商业思维容易被一系列假象左右,首先就是光环效应,比如品牌建设就是这样:创造出一个个光环,使得消费者更容易对产品或者服务产生好印象。那么,光环效应是什么?如何影响我们的商业思维?往下看~

作者丨罗森维

本文为开智学堂精选好文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光环效应

影响我们商业思维的核心问题是光环效应。我们通常认为的影响公司业绩的许多因素,如企业文化、领导力等,往往只是基于公司业绩的简单归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针对上级对下属的评估方式进行研究。

在一次研究中,他让军官们根据一系列特征评价手下的士兵,这些特征包括智力、体格、领导能力、性格等。研究结果令他大吃一惊。

部分士兵被评为「杰出军人」,在各项能力上均得到极高评价;而其他士兵却低于总体平均水平。

似乎军官认为一名英俊挺拔的士兵就应该身手不凡百发百中,鞋子锃亮,多才多艺善吹口琴。桑代克将这种现象称为光环效应(Halo Effect)

光环效应有着不同类型。其中一种正如桑代克所观察到的那样,人们倾向于根据整体印象对某项特质做出评估。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要分别评价不同的特征并不容易,将它们混为一谈才是人之常情。光环效应有助于形成和保持和谐一致的心理印象,减少认知失调。

不过,光环效应并不只是可减少认知失调。它还具有启发意义,人们利用这种经验去推测难以直接评估的事物。

我们往往会掌握具有相关性、明确并且看上去客观的信息,然后与其他更为模棱两可的特点建立联系。

例如,我们可能不清楚一款新产品的质量,但如果这是由一家口碑极佳的知名公司出品的,我们就会合理推断这款产品应该同样质量优异。

品牌建设就是这样:创造出一个个光环,使得消费者更容易对产品或者服务产生好印象。

光环效应经常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场合就是工作面试。我们首先知道的关于求职者最相关、最明确的信息是什么呢?大概是他们得到学位的院校、平均绩点和获得的荣誉。

有了这些信息——相关、明确并且看似客观,面试官对其他模糊的信息形成了他们的看法,例如求职者的举止风格或者对问题的回答表现。

拥有在优秀院校的杰出记录?这位面试者看起来就会更聪明,做出的回答更机敏,成功的潜力也似乎更大。

如果是出身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学校,个人记录上无甚亮点?这些人的回答听上去都不够出彩,外表也不那样令人印象深刻。这正是多年前桑代克在研究军官和他们的下属士兵时所得出的结论。

人类有种天然的倾向,会根据我们认为可靠的线索进行判断归因。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商业世界中的光环

人们用于判断的数据不仅是财务数据。

当时任职伊利诺伊大学,后来调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巴利·斯托(Barry Staw)进行了一项实验,将参与者们分组,要求他们根据一组财务数据估计公司未来的销售额和每股收益。

之后,他随机挑选其中一些小组,称赞其做得不错,估算得十分准确,再告诉剩下的组他们表现不佳。

事实上,「表现好」的组和「表现差」的组在财务估算上水平相当,唯一的区别就是斯托对他们的表现做出的评价。之后,他让参加者们评价自己组在各个方面的表现。

结果是什么呢?那些被告知表现好的组员认为自己这组高度团结、沟通顺畅、乐于接受变动,而且积极性极高;被告知表现差的组员则认为本组缺乏凝聚力、沟通不畅、积极性不高。

斯托得出结论,人们会给那些他们相信表现好的组贴上一系列标签,给他们认为表现不佳的组贴上另一套标签。这就是实际运作中的光环效应。

当然,这些发现并不意味着在团队表现中,团队凝聚力和有效沟通一点也不重要。这只说明,如果人们已经知道事情的结果,你就不能指望通过他们的评价来准确衡量凝聚力、沟通和积极性等因素。

无论是局外的观察者还是局内的参与者,一旦他们认为结果是好的,就倾向于找积极因素作为原因;一旦他们认为结果不好,就倾向于找消极因素进行解释。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决定良好沟通、团结一致和权责分明的因素很难进行客观评价,所以人们就会用他们认为可靠的其他数据作为判断依据。业绩表现正是人们给团体组织贴标签的一个依据。

有人对斯托的发现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将陌生人聚集在一起,在半个小时内不一定能得出对所在小组的准确认知。

因此俄克拉何马大学的柯克·唐尼(H.Kirk Downey)再次进行了类似的实验,采用同样的财务数据,只是参加者变成了之前就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并给他们更多时间推算。各组人员再次被随机告知他们表现得好或差。

实验结果与斯托实验的结果完全相同。「表现好」的组还是认为他们组内团结一致,组员能力优异,享受共事的感觉,沟通十分顺畅高效,乐于接受新想法,总的来说他们对团队合作的过程十分满意。

这完全来源于对他们表现的随机性评价。和斯托一样,唐尼和他的同事们也发现了人们根据业绩表现找出成因的倾向。

结果让人吃惊吗?其实或许不该对此感到讶异。想象一下,有一组人正在积极热烈地表达观点,甚至开始互相争执。

如果这个团队表现优异,组员们在回顾时就会说畅所欲言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他们会说:「我们坦诚相待、毫无保留,这就是我们成功的原因!我们合作过程极为顺畅!」

但要是团队表现不佳呢?成员们的回忆可能就截然不同了。「我们争执不下,讨论没办法顺利进行。下次我们将会互相尊重、维护纪律。」

再来想象另外一组人:他们冷静有礼、互相尊重,每个人都轻声细语,一个接一个地说话。

如果这个团队表现极好,组员回顾时就会将成功归结于他们讲礼节、善合作的本性。「我们相互尊重,没有发生冲突。我们的讨论顺畅良好!」

如果团队表现不好,他们就会说:「我们太讲礼貌,过于拘束。下次我们将会更直截了当,不过分在意他人的感受。」

事实上,很多行为都能带来正确的决策。没有特定方式就是「最佳」讨论方式。我们确实要避免极端,但在两个极端之间,有许多行为都能带来成功。

正因为不知道最佳决策过程,我们常常根据其他相关的、貌似客观的因素来总结成败原因,也就是我们所了解到的业绩成果。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员工身上的光环

光环效应影响我们对许多事物的看法,包括对公司员工的判断。

人们普遍认为,能管理好人力资源的公司比在这方面管理欠佳的公司业绩更好。这正是查尔斯·奥赖利和杰弗瑞·普费弗在《潜藏价值》一书中表达的观点。

这种看法的确有道理。一个公司如果能吸引人才,提供有助于提高生产力、激发创造力的工作环境,激励他们为共同利益而努力奋斗,这样的公司应该会有良好的业绩。

难道不是这样吗?但请小心光环效应。稍有不慎,我们就会将企业的成功归因在员工身上。

有一个例子令人难以忘怀。1983 年,《财富》进行首次「美国最受尊敬的公司」调查。当时的赢家是 IBM,次年它再次拔得头筹。

当记者想知道 IBM 的优势时,时任 CEO 约翰·奥佩尔(John Opel)将功劳记在公司员工身上:

「从根本上来说,正是我们的员工成就了 IBM。我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员工。能有这样一群努力工作、互帮互助的优秀人才是 IBM 的幸运。他们与公司的基本理念契合,在与内部员工和外部人员打交道时都自觉遵循公司理念。我知道这话听起来很老套,但这是事实,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可分析的了。」

那么 IBM 寻找的是哪类人才呢?

奥佩尔说:「我们的员工都积极向上、热爱创新。我相信惺惺相惜。我们寻找的就是和当下建立 IBM 伟业的员工具有相同品质的人。」

IBM 的员工不仅十分优秀,还注意防范自满情绪的滋生。

奥佩尔总结道:「如果公司任何一个人表现出骄傲自大,那么公司形象将会严重受损。今日的英雄,明天可能就会变成流浪汉。」

1984 年,IBM 看起来就是这个样子,人们也认为这十分合理。每天奥佩尔上班时,他身边都是聪明勤奋、热爱创新的人。人们很自然地认为 IBM 的优秀员工就是它成功的原因。

然而就是在这几年间,IBM 没能发现主要产品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小型计算机的商品化趋势。

20 世纪 80 年代末,IBM 业绩迅速下滑。到了 1992 年,它已经陷入一片赤字。奥佩尔的继任者约翰·埃克斯(John Akers)也被撤职。

观察家们是怎么解释 IBM 失利的?自然是将矛头对准 IBM 员工和企业文化。

《华尔街日报》记者保罗·卡罗尔(Paul Carroll)在他的书《悲伤之歌:IBM 的毁灭》(Big Blues:The Unmaking of IBM)中批判 IBM「西装革履的企业文化」、「刻板僵化的官僚主义」和「骄傲自大的高层管理」。

这一批在 1984 年被大肆吹捧的人如今却被指责为 IBM 业绩下滑的罪魁祸首。

是他们突然性情大变了吗?也许并没有。那是 CEO 奥佩尔识人不清——实际上这些人一直以来都顽固自大吗?我认为不然。

约翰·奥佩尔发自真心地认为他身边的人都勤奋工作、优秀杰出。这些员工都适应 IBM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发展要求。只是当行业剧变,IBM 错失了转变良机,员工们就成为众矢之的。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领导者身上的光环

或许没什么比领导者更容易罩上光环的了。

好的领导者总是被认为拥有众多优良品质:目标清晰、沟通高效、充满自信、颇具个人魅力……大部分人都赞同这是优秀领导者的必备品质。

只是准确定义这些品质就是另一回事了。其中某些品质没有客观评价标准,只存在于观察者的眼中,还会受到公司业绩的影响。

ABB 就是这样。「1998 年,ABB 由两家主营工程技术的公司合并而成,即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rown Boveri)。这次合并是阿西亚公司首席执行官珀西·巴尼维克提出的。」

当公司业绩优秀时,人们说珀西·巴尼维克目标清晰、沟通高效、充满自信、极具个人魅力。

当 ABB 运气不佳时,他就被妖魔化为一个傲慢自大、控制欲强、待人粗鲁的人。当然,也有可能是由于 ABB 业绩下跌,巴尼维克压力增大,越来越焦躁不安。

这样一来因果关系就发生了逆转,是公司业绩影响个人行为。但这种观点即便有些道理,也并不高明。没人说巴尼维克变了。

美敦力公司(Medtronic)前 CEO 比尔·乔治(Bill George)在他 2003 年的书《可靠领导力:重新发现创造持久价值的秘密》(Authentic Leadership:Rediscovering the Secrets to Creating Lasting Value)中针对领导力也列出了一个类似的单子。

他认为出色的领导者应具有如下品质:勇敢坚定、目标清晰、为人正直、个性突出。拥有这些品质的领导者才是可靠的领导者。

这些范例毫不意外都是来自成功的公司。乔治也提到了一些失败的公司,当然其领导者通常都不可靠。

人们总能找到好话来赞美成功公司的领导,也总能找到理由指责不成功公司的领导。

一个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事情的读者应该思考,成功公司的领导有没有不可靠的,不成功公司的领导有没有可靠的。如果没有,那我们很有可能受到了光环的影响。

毫无疑问,在一本 2003 年出版的书中,不可靠领导的名单上自然有珀西·巴尼维克的大名。

乔治在重述巴尼维克和林达尔的秘密养老金案,描述当时激愤的民情后写道:「如今,ABB 的运营持续亏损,现金大量流失,400 亿美元的市场资本额缩水到只有 40 亿美元。」

他的言下之意十分明显,巴尼维克作为领导者并不可靠,秘密养老金案就是确凿的证据,这解释了为什么 ABB 业绩不佳。当然,在 ABB 形势大好的时候,没人认为巴尼维克不可靠。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SUNY Buffalo)一位严肃的领导力研究专家,已故的詹姆斯·迈因德尔(James Meindl)曾在进行一系列深入的调研后得出结论:脱离公司业绩,我们就没有一套令人满意的高效领导理论。

我们自认为了解优秀领导力的内涵,那就是清晰的目标、高效的沟通、准确的判断等,但事实上许多领导者的行为都符合这些标准。

任意找一个业绩优秀的公司,我都能找出积极正面的词来赞美其领导者,比如目标清晰、沟通顺畅、判断准确、为人正直等。找一个境遇不佳的公司,我也总能给出其领导者失败的解释。

这些都让我想起 1964 年美国最高法院关于言论自由和色情的案例,当时的大法官波特·斯图尔特(Potter Stewart)所说的一番话令人记忆犹新,他说他无法准确定义什么是赤裸裸的色情。「当我看到它,我就知道这是或不是。」

如果没有业绩数据,就难以找出优秀的领导,所以领导能力比色情更难辨别,至少斯图尔特法官一眼就能判断出这到底是不是色情。

在所有有关领导力的书籍中,大部分人只有了解财务数据这类可以被准确估计的信息,才能对领导力做出判断。

一旦有证据显示公司业绩优秀,他们就自信地认为这是优秀领导力、企业文化、客户关注和员工素质的结果。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调查中的光环

光环效应不仅影响个人对决策过程、公司员工和领导能力的看法,在大规模调查中也可以看到它的踪迹。一不小心,调查可能就会沦为光环的集合。

以《财富》杂志的「全球最受尊敬公司」年度评选为例,IBM 在 1983 年、1984 年拔得头筹。

每年,《财富》都会邀请上千位企业高管和行业分析师从 8 个方面对上百家企业进行评估,包括管理质量,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长期投资的价值,创新精神,财政状况的健康稳定性,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的能力,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心以及对公司资产的合理使用。

将这些答案综合起来就能选出「全球最受尊敬公司」各单项胜者和综合冠军。

每次评选投入的精力令人震撼,也因此每年都会产出一篇篇吸引眼球的封面故事。这些年来,获奖的不仅有 IBM,还有通用电气、沃尔玛、戴尔等杰出企业,的确令人印象深刻。

但当研究人员仔细观察时,他们发现《财富》的评选深受光环效应影响。

一个公司在 8 个方面得到的分数之间呈现极高的相关性,超出了允许的范围。此外,许多分数也受到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

两项研究表明,公司的业绩表现对整体评分的影响在 42% 到 53%。换句话说,当一家公司利润很高、股价上升时,评审会推断这家公司产品和服务质量高、敢于创新、管理得力、善于留住人才等

思科正是一个例子。1997 年,也是思科登上顶尖商业杂志封面的这年,它首次出现在《财富》「最受尊敬公司」的名单上,位列第 14 名。之后它一路突飞猛进,1999 年位列第4名,2000 年获得最高排名第 3 名。

思科投资价值得分很高并不让人意外,毕竟它股价极高。但思科在其他方面得分也不低:管理质量、创新精神、员工素质等。

2001 年科技板块泡沫破裂,思科股价下跌,它投资价值的得分自然也减少了。随着思科业绩的光环蒙尘,它的总体得分也跟着下降。思科在创新精神、员工和整体表现上不再尽如人意、备受赞赏。

2001 年,它的总体排名下降到第 15 名,2002 年位列第 22 名,2003 年位列第 28 名。

受光环效应影响的不只是《财富》调查。

还记得《金融时报》的「最受尊敬公司」的调查吗?1996 年,当时 ABB 正处在巅峰时期,它获得的总体评价很高,包括商业业绩、公司策略、最大限度激发潜能等各方面,其领导的战略眼光和重心也受到称赞。

这种模式再次与光环效应相吻合。

小结

为什么我们对公司业绩了解甚少?人们在这一研究领域投入那么多精力,为什么依然无法找出公司成败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的商业思维被一系列假象左右,首先就是光环效应。经理、记者、学者、专家等各类人往往根据公司业绩找出原因。即使我们进行大规模调查,结果也不过是光环效应的叠加。

扭曲我们商业思维的假象不止光环效应一种。但从很多方面来看,光环效应是最根本的假象。它会反复出现,有时还伴随着其他的谬误。它会减弱数据质量,降低我们清醒思考的能力,使我们不能找出影响公司业绩的真正因素。

文章摘自:罗森维(Phil Rosenzweig)《光环效应:商业认知思维的九大陷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已获授权。本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