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经常宕机?三条妙计,助你提升大脑智能

桑德拉·查普曼 开智学堂

img

你是否经常进行多任务处理?是否能辨别自己处理任务时是否过度劳累?又是否经常在一天结束时感觉大脑异常疲惫?身处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经常要超负荷地接收信息,处理任务,让大脑无力招架,应该怎么办?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大脑健康中心顶级思想家桑德拉·邦德·查普曼博士告诉你,改进策略性注意力,你就能培养习惯,重新获得对自己时间的掌控,从而提升大脑潜能。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往下看~

作者丨桑德拉·邦德·查普曼休

本文为开智学堂精选好文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根据策略性注意力的不同特征,我将人们归为四个不同的类别。

强大的策略性注意力

1、策略性注意者:属于这一类的人会利用时间和实践来学习,运用各种策略改进自己的表现。

2、快速学习者:快速学习者能快速运用策略,持续改进自己的表现,并显示出一些普遍性益处,改善基础记忆能力。

低效的策略性注意力

3、缺乏策略:这一类人会试图记住所有事情,而不运用策略,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特定信息上,同时忽略其他相关性较低的信息。

4、有缺陷的把关者:这类人不但会试图记住所有事情,还把大脑接收信息的入口设置得过宽,因此无关信息甚至没有出现的信息都会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侵入。

在上面四种分类中,你属于哪一类?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应用以下三种策略来提高自己的策略性注意力。

  • 无的智能
  • 一的智能
  • 二的智能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无」的智能

你是否经常绞尽脑汁地解决某个问题?但也许从问题中脱离出来,休息一会儿,大脑解决问题的效果最好呢?

你是否曾注意过这种情形,你费尽力气地努力解决某个问题,有时却会在睡觉前或早晨刚醒来时,一下子得到了答案?连接会在大脑激活放慢甚至休息时建立。

大脑研究专家的发现表明,当思维安静下来,大脑活动减慢时,我们能以新的方式把事物连接起来。当我们热切地拼命搜寻答案时,实际上是在阻碍自己的思维,而不是解决问题;大脑被逼至极限,无法发现新鲜的想法。

睡眠有益于策略性思考。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形,一个人朝你走来,但你怎么都想不起他的名字了;你变得非常尴尬,你知道关于他们的所有事情,比如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他住在哪里,甚至你连他们孩子的名字都知道。

你在脑海里疯狂地搜索着那个人的名字,但一无所获。就在你已经放弃了的时候,不知怎么地——可能在相遇后你开车回家的路上,可能在晚上刷牙的时候,那个人的名字突然一下子出现了,清晰得仿佛水洗一般。

但为什么在需要的时候想不起来呢?这种情形表明大脑的搜索–急救功能,即从记忆存储系统中即时调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出现了偏差。这个简单的例子显示了你如何在思维休息时回忆起某些信息的情形。

大脑悖论:当你放缓大脑的脚步,它能工作得更灵敏。

很多人说自己状态最佳、最深刻的思考出现在半睡半醒间,洗澡时或乘飞机时——当脱离自己习惯性的忙碌生活环境时,也就是放弃努力思考时。这真是一种让人惊叹的思维现象!

当我们放弃绞尽脑汁努力思索时,大脑才会为我们出力。

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并不仅仅意味着集中精力或屏蔽干扰;同时还有同问题拉开一定距离,让思维得到休整。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遇到思维僵局时,平静的大脑更有可能激发创意想法,刺激突破性思考,解决复杂问题。

在发表于《纽约客》上的题为《寻找灵感》(The Eureka Hunt)的文章中,约拿·莱勒(Jonah Lehrer)生动描述了沃尔格·道奇(Wag Dodge)的真实人生经历,在 1949 年蒙大拿州的一次火灾中,道奇带领着一个 15 人的消防队同失控火灾奋战时被大火围困。

他看着大火一步步逼近自己,做出了一个非常违背人类本能的举动——他停了下来。在这一刹那的停顿之中,他脑袋中灵光一闪,正是这个灵感拯救了他的生命。他点燃一根火柴,迅速将自己周围的斜坡点着,然后浸湿手帕,在四周浓烟滚滚的地上趴了下来。

在这场大火中,13 名试图逃跑的消防员无一生还,道奇却安然无恙地幸存下来。他也无法解释那个点子从何而来,或是怎么想出来的,但在停顿之中,一个拯救生命的办法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我把这称为「无的智能」。当大脑不再拼命试图解决手头的问题时,一些宏大的点子常会出现。大脑在看起来无所事事(因为大脑从不会真正休息——谢天谢地!)或处于一种较为平静的状态中时可以思考得更清晰。

我们经常会在停止尝试或清空大脑时经历一些重大的恍然大悟时刻。我们在利用「无的智能」时,大脑的额叶会继续搜索,改变策略,并开始用新的方式思考。

为了做出决定搜索更多的信息?停止搜索或许能让你更聪明,更有决断力!

恍然大悟时刻,或灵光一现时段的特征如下:

  • 感觉思维好像撞到了一堵墙壁,然后突然出现了突破。
  • 看到解决问题的新方式,而这些方式以前好像不存在似的。
  • 非常确定某个主意会奏效。
  • 在理性思维之外,进行视野更宏大的思考。

当我们解决了问题时,常会惊讶自己为什么以前没看到这种解决办法。这是不是意味着你不应该努力工作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当然不是!

但你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运用无的智能,给大脑一些休息时间,好让新的灵感显现。当你跟问题拉开一定距离时,额叶会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为你效力。

利用沉默深入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解决复杂的问题。

人们真正运用无的智能的时刻越来越稀少了。相反,人们总是不停地往自己的思想空间中填塞多余刺激。

当你出现下面这些情形时,练习使用无的智能:

  • 大脑疲劳。
  • 信息超载。
  • 需要做出重要决定,但缺乏清晰的方向。
  • 某个问题陷入僵局。
  • 感觉挫败,消极。

提升智能:为大脑留出一定的休息时间。要想经历顿悟时刻,就不要思考过度。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一」的智能

你能想象一种没有多任务处理的生活吗?由于技术的进步,我们能够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换种说法就是,我们期待也痴迷同时做更多的事情。

不论什么时候以策略性注意力和「一的智能」为主题进行演讲,我都会举起自己的右手作为开始,并说:「大家好,我是桑迪,我是一个已经康复的多任务处理痴迷者。」

这是真的。在研究最初阶段,我常常同时处理多项任务,觉得自己又快又好地完成了所有事情。但随着对大脑运行方式经验和知识的增多,我开始明白多任务处理是我对自己的大脑做得最有害的事情之一,它夺走了大脑的能量和高思维效能。

是的,多任务处理从表面看起来有一些积极的好处:

  • 能迅速获得大量信息。
  • 从多个来源中获得更多信息输入。
  • 能工作得更快。
  • 在更少时间中回应更多人的能力提高。
  • 能在同一时间中做更多的事情。

但我们必须停下来问问自己:「痴迷于多任务处理让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几年前我曾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所发现的答案永远改变了我的生活。

你是否发现自己的大脑常濒临极限,几近崩溃?你是否经常会入睡困难?

多任务处理会降低策略性注意力的水平。

研究显示,如果将同时处理多种任务的所有时间汇总,我们实际上每天要工作 46 个小时,每周 322 个小时,而不是通常的 24 小时和 7 天,但这是不可能的。无怪乎我们的大脑成天疲惫不堪!多任务处理对大脑极其有害,会削弱高级思维能力。

认知测验和大脑影像研究表明,多任务处理会导致:

  • 思考更浅显,更不集中。
  • 错误增多。
  • 思维处理水平发生剧烈的消极下降。

思考一下多任务处理以及频繁干扰的影响:

  • 高效的思维生产力要求在某段时间内一心一意地处理任务。
  • 每次只做一件事的观念,并未在工作场所、家庭得到个人或上司的认可。

平均来看,我们在不进行多任务处理或被打断情况下,思维全神贯注的持续时间只有 3 分钟。

  • 一旦被打断,大脑平均需要 20 分钟的时间才能再回到原来的工作中。
  • 把注意力分散的时间和回到原来任务上的时间汇总,等于 2.1 个小时!如果我们能收回所有这些时间该有多好!

丢失的时间并非唯一重大损失。多任务处理还会导致疾病。

它会引起皮质醇累积,这是一种会降低记忆力、引起脑细胞死亡数量增多的压力激素。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压力累积和皮质醇水平升高是一些疾病(如痴呆症)的主要致病因素。

简单来说:大脑的天生构造就不适合同时处理多种事情。

我们的大脑让大多数人误认为自己是超级多任务处理者!在调查中,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同时做两件事情时能同样高效。这不是真的。我们在损耗自己的大脑——不断要求它同时进行两项活动,让它变得疲惫不堪。同时处理两项任务时,大脑的额叶必须快速来回切换。

大脑的先天构造就是一种能力有限的单通道行为系统;除非在一些极为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试图同时做一项以上的事情,大脑就会遇到能力瓶颈。

当你在一件任务上面叠加第二件甚至第三件任务时,思维就会变饱和。此时额叶连接要更辛苦地工作,以抗拒来自信息流的各种干扰。

如果只是追求单一目标,额叶能高效工作;而如果是同时追求两个目标,额叶的力量就会被分割并相应减少。如果你在注意力控制区增加第三项任务,错误就会急剧增加,达到原来的三倍。差错大幅增加揭示了认知任务超载的严重局限。这种智力资本的超支代价巨大。

但这并不是说你应该好几个小时都固定在一项任务上。如果在一项任务上待的时间过长,大脑会变厌倦。任务切换显然也有一定的好处,它能帮助思维更新。

你可能会发现,处理一项复杂任务一定时间后,转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任务上一会儿,再回来处理复杂任务时思维会变得更有活力。你只需要在二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即可。

提升智能:不要同时处理多项任务,而要依次循序进行,记住「一」的智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项任务上,即使只持续很短一段时间。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二」的智能

待办事项清单是个好办法,非常有必要。有了它的帮助,你不必一遍遍提醒自己需要完成的事项——这种提醒本身就是一种大脑消耗。我们已习惯了用待办事项清单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更常见的情况的是,待办事项太多,我们却从不反思其中的先后优先顺序,结果只是看一眼那些密密麻麻的事项,几乎就要把人压垮了。

而且这种记录无法反映任务的最后截止时间,还经常缺乏必要的精确性,不能告诉我们从何着手,此时又该做些什么。看着无穷无尽的任务列表只会让大脑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之中。

通常情况下,待办事项清单是由一些推动任务向前进展的简单任务组成,例如下面这些:给这个人发邮件,给那个人打电话,同某某核查,或完成某个具体的文件。

如果你同大多数人一样,那么面对海量的待做事务列表时,你会选择先做其中最简单的事情,或能在一定时间中完成的任务,这样可以给你带来从列表上划掉已完成事项的满足感。

这种处理过程会把需要运用更多策略思维的困难任务留到后面,而到那时大脑的疲劳程度也相应加深了。面对干扰事务,我们总会立即进行回复和处理,大脑经常以低于潜力水平的状态运行。而注意力经常处分散状态之中,导致我们的智力局限在一个非常浅层的水平上。

琳达是某世界 500 强企业的一名高管,对她来说,她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干扰。

「办公室不断来人、来电话,电子邮件越积越多——每回复一封就立刻收到一封新的回复邮件——这些干扰在消耗我的生产力。下班时,我常感觉无论自己多努力或工作多长时间,都无法应付这一切。」

她对自己的大脑健康状况以及循序处理任务的重要性有了更多了解之后,会让自己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主要任务进行持续深入思考,并有意识地把大多数时间分配给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对自己的智力资本进行了明智投资。

要想增加自己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你需要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任务上,而不是把时间投资到大量「垃圾」任务上。

琳达对我解释了不同,

「在工作上,策略性注意力得到改善后,帮我改变了自己分配工作时间的方式。我强迫自己改变了对几乎每个打断都立即进行回应的习惯,进行间隔时间练习,在某段连续时间内专心致志处理事情。

我不再允许自己被频繁打断,即使是自己的思想,例如接下来要做哪些琐碎事情都不行。专注于主要项目,不允许耗费时间的频繁打断发生,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帮助。

我现在每天会留出一定的时间间隙,专门用于处理邮件和回电话,而不是一整天随时回复。我简直不敢相信其中的差别,现在我进行一天的每项活动时都更全神贯注。

正如 T.布恩·皮肯思(T.Boone Pickens)所言:猎取大象时,不要让自己的注意力被追逐兔子分散了。

她继续说道,「了解策略性注意力,并采取措施对其进一步增强,减轻了我的心理压力,因为我发现对于失控的工作日程,我真的可以重新取回控制权,并仍能拥有高生产力和回应能力。」

提升智能:记录自己的待办事项清单时,集中在两件事情上——大象事务——影响最大,需要投入最多注意力、大脑精力和策略思考的任务。

不要让自己注意力被一整天沿着一条没有尽头的小路追逐兔子分散了。根据以下「大象–兔子」待办事务清单的样式,制作自己的任务清单,利用「二」的智能。确定自己每天最重要的一到两项「大象」事务——它们是你的重中之重。

img「大象–兔子」待办事务清单的样式 来源 《你的大脑,你的生产力》

注意:「兔子」事务不应该变成「大象」事务;它们都是一些次要的任务。

为了思维变得更聪明,我们必须不断重估和确认一至两个最优先事务,需要我们投入大量充满活力智能的任务,而非筋疲力尽的残余精力。甚至做某项活动的过程之中,我们也应该问问自己:「现在正在消耗脑力的活动,是需要投入最长时间精力并会产生最大影响的任务吗?」

提升智能:策略性处理自己每天最重要的两项任务。

为了提升认知功能,你必须利用策略性注意力的力量,培养一个能够过滤信息和专注精力的大脑。这将会提高你的工作效能,改善健康状态。

策略性注意力本身是最大化认知潜力最具行动导向性的措施,但只有它一个是不够的。在下一章我们会了解关于大脑重要认知处理过程——综合推理的知识。

小结:了解大脑

无的智能:

当思维碰到障碍无法继续前进时,让大脑安静下来,重新获得活力,寻找新颖的解决办法。学习利用沉默解决复杂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一的智能:

第一,每次只处理一件事情。循序渐进地处理,而不是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第二,对进入大脑的大量信息进行策略性屏蔽,清楚知道该选择什么。

二的智能:

确定自己每天最重要的「大象任务」,并投入大部分时间。■

文章摘编自:[美] 桑德拉·邦德·查普曼/雪莉·科克兰德 《你的大脑,你的生产力》,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已获授权,本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