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是付了,可是「知识」呢?给你一份学习攻略

又是剩女又是猿 开智学堂

img

你是否购买过知识付费产品?是否从中学习到知识了呢?为什么很多人购买了很多知识付费产品,却一无所获?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你的学习方法没用对。那么,应该如何学习?开智校友车子,从必要难度理论出发,为你介绍四个学习方法,帮你从付了的费中,把知识要回来,一起来看~

作者丨车子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车子的心智探索」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01 知识付费,买的是什么?

用户为知识付费,是出于什么动机呢?

img数据来源 艾媒咨询

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用户为知识付费,主要目的是获取职场、专业技能知识。

每天听音频、听专家给你讲述,坚持一年,你觉得能收获多少呢?我想最好的结局就是听说了一些概念,储备了几分谈资。

那些别人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积累而来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专业技能,你只用十几分钟或者两三万字就能理解并完全消化吗?如果靠每天听音频就能成为专家,你让那些夙兴夜寐、穷经皓首的专家情何以堪?

与其说这是知识付费,不如说这就是「头脑按摩」,你只是产生了一种「我学到了」的幻觉,一时很爽罢了。

02 必要难度

学习注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孩子厌学了。

罗伯特·艾伦·比约克 (Robert Allen Bjork,1939 年出生)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教授,杰出教学奖获得者。于 1994 年提出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y)理论。

简而言之,以感受困难的方式来学习,从长期看,学习效果会更好

必要难度理论提到了两个力:存储力和提取力。所谓存储力,指的是记忆的持久性,是否可以一直记住;而提取力,指的是从记忆中调取信息的流畅程度。

这里有一个反常识点:提取力和存储力呈负相关。即存入记忆容易,提取出来会不容易;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那么未来提取会更容易。

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体会:如果我们随手将一样东西放到一个地方(存储),下次要找的时候就很难找到(提取);如果我们定了一个存放规则,比如必须放到某地方,那么存放时可能费点事,但在未来寻找的时候就更轻松。

举个例子,一般人都习惯当场写笔记。但是,当场写笔记的时候,存入记忆很容易,未来提取就非常困难;反之,可以在六个小时后写笔记,略有难度地输入,未来提取记忆就更容易。

再举个例子,回忆一下你初中物理都学了哪些概念,你会发现首先想到的都是比较难的知识点。比如我首先想到了浮力、压强,因为学这些东西的时候我费了好大力气。

那些知识付费课程为了讨好你,它不敢把知识讲得太难,而是降低门槛,想方设法让你理解(也许成了三手、四手知识)。你一听,啊,明白了,太好了,似乎学会了,有了共鸣了。殊不知,你越是能听懂的东西,越容易忘掉;不下苦功夫,就不能真正学会

对于知识付费,韭菜的行为轨迹是:听时激动,听完感动,过后不动。要想真正掌握知识,还是要做好被虐的准备。

从必要难度理论出发,这里介绍四个学习方法。

img图片来源 Pexels

1)变换学习情境

也许你的老师或父母对你说,要有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固定的时间、地点,专心学习。可能你很佩服某个同学,他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起床,去固定的图书馆,找固定的桌子,几年如一日,雷打不动。可是这样真的有助于学习吗?

20 世纪 70 年代,密歇根大学的三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想验证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把相同的学习材料在不同的地方学习两次,会不会比在相同的地方学两次更有效果?

于是,他们找来一众学生,给每个人发放了一份单词表,这份单词表上有 40 个单词。每个学生都要花 2 个 10 分钟来学习这份单词表,中间间隔几个小时。这些学生被分为 2 组,第一组要么在一间窄小凌乱的地下室(下文称 A 环境)学习两次,要么在一间整洁的、透过窗户能看到院子的房间(下文称 B 环境)里学习两次。第二组则被安排在两个地方:一次在 A 环境里学习,一次在 B 环境里学习。

两次学习结束后,又过了 3 小时,研究者把学生叫到一间很普通的教室(下文称 C 环境),这间教室和 A、B 环境完全不同,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都没有来过,跟他们先前的学习场所也没有任何相像的地方。

研究人员在 C 环境对学生进行测试,让他们在 10 分钟之内尽可能多地写出他们记得的单词。你猜结果如何?在同一间屋子学习的组,平均记起了 16 个单词,而在不同屋子学习的组,平均记起了 24 个单词,比前者多了 50%。

也就是说环境背景的变换大大提高了记忆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因为在不同的房间里学习,使联结到每个单词上的背景提示数量比只在一间屋子里学习增加了一倍。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学习材料就会被植入到两层不同的感知之中,这至少给大脑多提供了一次机会,去恢复它所能恢复的学习时环境,从而提取出更多的单词。

打个比方来说,对于同一份材料,你可以今天在家学,明天去咖啡馆学,后天去图书馆学。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可以给要记忆的东西附加更多的「抓手」。抓手多了,在回忆的时候自然更容易抓取。

2)分散学习

大量研究都已表明,集中学习促进的是短效学习效果,而分散学习促进的是知识的长效保持。

大学考试前夕,很多学生都在突击复习。平时不学习,仅靠考前一周的突击也许能帮你对付过考试,但仅此而已,因为考试完了你一定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都会觉得分散学习效果不好,零敲碎打,能记牢吗?而集中学习,应该是个靠谱的方法,比如我专门花一下午,使劲记忆,强化训练,怎么说也有进步吧。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例如,连续学习 4 小时,不如把这 4 小时分开来每天学习一小时。

你也可以利用分散学习来复习,从学完到你开始复习的时间,应该是你刚刚好要开始忘记的时候。 这样,你越是拼命地回忆之前学过的东西,你复习的效果就越好。如果你学完之后马上复习,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分散学习为什么更有优势?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论解释。

一种是「加工不足解释」,这种观点认为密集重复会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因为学习者倾向于在已学内容复现时给予更少的关注,而随着学习间隔扩大,学习者对复现内容的加工质量会提高,因而增强记忆。简而言之,当学习完全集中时,学习者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学习效果更差。

另一种解释是「编码多样化解释」,该观点认为一种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码储存,而对一条信息有不同的编码方式有利于增强对它的记忆,因为它有不同的提取方式,而在分散学习中,用不同方式编码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更便于记忆。

img图片来源 Pexels

3)交错学习

俗话说「熟能生巧」,反复练习某个技能点似乎是学习的法宝。比如打乒乓球,教练说先练正手,再练反手。比如高考复习,物理老师说这个月复习力学,下个月复习电学。

于是我们的常识是:学习上要专,一段时间最好只学一个点。假如一个科目按照内容划分是 ABC,那么一般学习策略是这样的:AAA,BBB,CCC,而不是 ABC,BCA,CAB。前者叫批量学习,后者叫交错学习。

比约克和他的学生在 2006 年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收集了一组由 12 位风景画家创作的不同作品,然后召集了 72 名大学生,让他们通过电脑屏幕来学习这些画作。其中一半学生每次集中学习一个画家的作品,另一半学生则采用穿插学习法。

两组学生都学习了 12 位画家的作品,每位画家的作品都是 6 幅,最后哪一组在辨识艺术风格上有更好的表现呢?

研究者又拿出了 48 幅在学习时没有拿出来的风景画,让学生一张一张看过,尽量辨识每幅画是哪个画家的作品。研究者并不清楚能得到什么结果,他们认为批量学习的那组成绩会更好,因为从常理看,批量式学习更便于被试者对比观察几幅画的共性进而概括作者的风格。

可是结果让人惊讶,交错学习组的正确率接近 65%,而批量学习组只达到 50%。在科学界,这两者的差距已经相当可观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交错式学习使得学习者必须不断克服不同学习内容间的干扰,迫使学习者注意到其间的异同,从而促成了编码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高水平表征,促进学习保持和迁移。也就是说,大脑喜欢找不同。一旦发现什么东西超出了正常秩序或范畴,大脑就立刻警醒起来。

另一种理论解释认为,交错式学习使得学习者不断地从记忆中加载信息。例如,在 A-B-C-A 的交错式学习程序中, 第二次学习 A 时被试对 A 进行了二次加载,而如果是 A-A-A-B 的批量式学习程序,则无需这种二次加载。

4)生成效应和测试效应

必要难度理论中有一点是「提取的必要难度」。

弗朗西斯·培根在 1620 年就说过:假如你想把一篇课文背诵下来,与反复阅读 20 遍相比,更容易记住的做法是只读 10 遍,而且边读边尽力背一些出来,记不清的时候再翻开课本看看。

大脑要从记忆中提取已经学过的课文、概念、公式、技能等任何东西,所要付出的努力远比直接重读一遍或者重学一遍要多得多,而这份额外的努力则加强了这些记忆的储存能力与提取能力。

生成效应与测试效应都包含提取过程。

生成效应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人们对自己生成的信息的记忆效果,要好于单纯阅读所取得的记忆效果。

例如,背一篇几千字的课文和背诵你自己写的同样字数的文章,后者更加容易。再例如,研究者在实验中发现,如果被试单纯凭借阅读记忆「冷-热」、「长-短」等配对反义词,其记忆效果就比不上先看「冷」、「长」等词,然后写出相应的反义词「热」、「短」。

所以,在学习完一个概念的时候,你可以把书合上,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述。再比如,都说「教是最好的学」,这是因为为了教别人,你不得不生成那些知识。

所谓测试效应,就是考试或者自测。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总有一种「熟练度错觉」,以为今天记住的公式、概念,到了明天后天也一样可以记住。另外,各种「帮助」学习的小把戏都能造成这种熟练度错觉,比如拿笔划重点、绘制思维导图。这种对熟练度的错觉深深扎根在潜意识,让我们对哪些东西还需要复习或者练习做出误判。

如何克服这种错觉呢?没错,考试。考试不仅仅是一个测试工具,也是一种学习技巧。也许你很讨厌考试,我建议你把它叫做「记忆提取练习」。想想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基本上每周都有模拟考试,正是在一次次考试中,我们对知识的掌握越来越牢固了。

研究者认为,一旦我们成功提取出了某些信息,便同时以不同于上次的存储路径将其又存储了一遍。这不但使该信息的存储层次得以提高,更使它有了不同于上次的相关联结:它和这次提取出来的其他相关信息建立了联结。由此,原先支撑该信息的脑细胞网络也就有了变化。你瞧,多么神奇!

img图片来源 Pexels

03 为何我们不爱用「必要难度」策略

研究发现,实践中「一遍遍重复」是很多学生所惯常采用的学习方式,比约克等认为这源于学生错误的学习和记忆观——学习者往往认为记忆就像摄像机或录音机一样,只要反复诵读或逐字记背,信息最终就会「写入」我们的记忆之中,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还有,人都是有惰性的,能不动脑就不动脑,能不折腾就不折腾。本文介绍的变换学习情景、分散学习、交错学习,还有什么生成效应和测试效应,听起来就够麻烦了,更不要说实践了,还是对着课本一遍一遍念简单。

04 总结

所谓的知识付费,更多是「头脑按摩」。根据必要难度理论,要想学会知识或者技能,注定要花大力气。几个锦囊送给你:

  1. 「不一致」产生难度——变换学习情境
  2. 「间隔」产生难度——分散学习
  3. 「变换顺序」产生难度——交错学习
  4. 「提取练习」产生难度——生成效应与测试效应

如果你认为购买一大堆课程、每天听各路专家讲课就可以提升自我,非常遗憾地告诉你,这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在必要难度理论面前,任何不费力气的知识输入都是徒劳,只是在当时给你制造一种「我学会了」的幻觉,用不了多久,这些知识就会从你的脑海偷偷溜走,不但欺骗你的感情,还欺骗你的时间和金钱。

车子诗曰:

各路专家开讲堂,所谓大师熬鸡汤, 知识付费一时爽,听完之后全忘光。 高效学习不得法,必要难度帮你忙。 学习情境多变换,时间分散勤思量。 内容打乱交替学,边学边测进步长。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