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跨时决策,你的未来,不再毫无规划

戴俊毅 开智学堂

img

什么是跨时决策?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吗?跨时决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一个拖延的决策,就是一个跨时决策。在这个决策中,人们为了避免现在的损失,而选择了未来的损失。在下文,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博士后,拥有物理学、统计学和心理学学位的戴俊毅老师,将从拖延症入手,为你介绍跨时决策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一起来看~

作者丨戴俊毅

本文为开智学堂精选好文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什么是跨时决策

什么是跨时决策?

跨时决策涉及的是人们在不同时刻显现的结果之间如何进行权衡和取舍这一问题。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抽象,有点拗口,但是它却概括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大量决策情境,比如教育决策、就业决策,以及投资决策。

跨时决策英文叫 Intertemporal decision,即使在英语里,intertemporal 这个词也算生僻的,中文一般翻译成「跨时决策」,或者「跨期决策」。

拖延症是个热门话题,就让我们从拖延这一现象入手来探讨跨时决策。所谓拖延,就是把今天想做的、要做的,或者该做的事情,拖到以后再做。

从这样的一个决定里,我们可以看到两种选项或者结果。一个是现在费时费力地去做一件事情,另一个就是在将来的某一刻再去花费时间和精力做这件事。

显然,一个拖延的决策,就是一个跨时决策。在这个决策中,人们为了避免现在的损失,而选择了未来的损失

当然,跨时决策也不一定都是在损失之间进行的,比如一个存款决定,就可以看作是在现在的收益和未来的收益之间做出的取舍。你可以选择现在拿这些钱去消费,去血拼,这会让你得到即刻的愉悦,你也可以选择把这些钱存起来,为了将来做准备。

心理学家对跨时决策的贡献

心理学家在跨时决策研究中做了些什么呢?在这方面,心理学家主要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为解释实证数据提供新的模型。这些模型不是从理性原则出发的,而是从实际情况入手,并且或多或少引入了心理因素。

过去三十年的很多实证研究表明,人们在跨时选项之间的偏好并不是那么稳定的。当人们在近期的选项间做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更近的那个选项。而当同样的选项都被推迟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人们的偏好会逐渐转向较晚但是所得更多的选项。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不同的折扣函数。对此,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有所贡献。与此有关的主要成果是一系列的双曲线折扣模型。这些模型的具体函数形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允许单位时间折扣率随延迟时间不同而发生改变,延迟的时间越长,单位时间造成的折扣就越小。

也就是说,根据双曲线折扣模型,人们的耐心程度是会随时间延迟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当前或者近期的结果,人们的耐心较差,所以不愿意为了较大的收益而选择等待,但是对于两个都被推迟的选项,则会有更大的耐心。

心理学家做的第二件事,是研究一个跨时决策最终是如何被执行的

由于跨时决策总是包括较晚才会显现出结果的选项,当人们决定选择等待时,如何保证一直等到结果出现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很多时候,人们会决定等待,但却无法真正执行这一决定。

比如说,有人会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而选择节食,也就是在当前的口舌之欲与未来的苗条身材之间之间选择后者。但是要真正执行这一决定对很多人而言并不容易。他们需要时时抵御美食的诱惑,需要有各种防范措施,还需要对自己的身体变化有信心。

在这一方面做出极其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是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听到这个名字,也许有人就知道我要讲的是关于延时满足的研究了。

延迟满足这一提法说明,人们能否成功的执行等待这一决定,同他们是否能够有效地延迟他们的满足感有关。米歇尔的研究团队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考察了众多会对能否成功地等待造成影响的认知和情感因素,比如注意焦点、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对未来结果的可能性的预期。

在与此有关的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中,年幼的儿童(一般为3~6岁)被告知他们可以选择马上得到少量的棉花糖,或者在实验主试离开一段时间回来之后得到更多的棉花糖。大多数孩子在这一实验情境中会一开始选择等待,但是是否能够坚持到主试者回来则因人而异。显然,这里涉及的问题,正是是否能够成功地执行等待这一决定。

此一系列研究的最为重要的结论之一,是人们幼时的延迟满足能力同他们日后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关联,比如高中阶段的学业成就,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当然,这种关联是否意味着因果关系,以及在幼时培养人们的延时满足能力是否必然会带来成年后更大的成就,都还是有待确定的问题。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影响跨时决策的因素

影响跨时决策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这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未来的不确定性,自我效能感,注意焦点,对于不同结果的效用评估,对当前和未来事件的不同认知方式,时间知觉,对于自身拖延倾向的认识,对于未来时间资源稀缺性的认识,持续地抵抗诱惑的能力,还有意志力以及身心状况,等等。

篇幅所限,今天我着重介绍以下五个因素:

  1. 注意焦点;
  2. 对当前和未来事件的不同认知方式;
  3. 对未来时间稀缺性的认识;
  4. 对于自身拖延倾向的认识;
  5. 时间知觉。

因素一:注意焦点

注意焦点指的是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哪个选项上面。

在很多实验情境中,当前以及将来的结果会被同时呈现在被试面前,在此种情况下,人们一般会同时考虑各种不同时间点的结果。但在现实情境中,人们往往会专注于眼前的情形而忽略了以后的结果,或者对以后的结果仅有模糊的想法。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显然当前的结果对于人们的选择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举例来说,很多熬夜打游戏的大学生或者职场人士,往往在第二天不得不按时起床时懊悔不已,但在头一天玩得兴高采烈时完全忽略了第二天还要正常上学上班这件事情。

换句话说,他们的注意焦点在做决定的那一刻完全被当下的感受所吸引,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继续打游戏这一决定对于第二天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这种极端情况很好地展现了注意分配在跨时决策中所起的作用。相应的,为了避免出现沉迷游戏而影响学习或者工作的情况,人们应当努力培养冷静下来全面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比如说,可以为自己设一个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必须停下手头正在做的事情,让自己从眼前的投入状态中抽离出来,以便做一个总体而言更有利于自己的决定。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各种可能令人流连忘返的活动,比如煲电话粥或者长时间盯着电视或者电脑屏幕不放。

总之,要学会强迫自己定时地变换自身状态,这一点对于身陷拖延症的人而言尤为重要,因为有时拖延正是由于对眼前的活动流连忘返造成的。

因素二:对当前和未来事件的不同认知方式

对于不同事件的评价,会受人们对这些事件的认知方式的影响。在跨时决策领域,影响认知事件的方式的一大因素正是事件发生的时间远近。

任何一个事件都是由不同侧面组成的。比如复习功课这一事件,既可能让人想到复习功课具体要做些什么,比如复习课本上的内容,复习笔记,以及做大量习题这些事情;又可能让人想到这一事件的目的,比如说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前者属于这一事件较为具体和非目的性的方面,而后者则属于此事件较为抽象和目的性的方面。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在评价近期事件时会更多关注这些事件较为具体和非目的性的方面,而在评价未来事件时会更多关注这些事件更为抽象和目的性的方面。这种因时间远近不同而带来的评价上的差异,继而会对人们最终的决定产生影响。

比如说,当复习功课这一事件近在眼前时,人们会更多地想到它的那些具体的方面,因此,对这一事件的评价或者看法会是相对负面的,因为它意味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并克服各种困难。相反,当考虑一周之后是否要复习功课时,人们往往会想到它目的性的一面,此时这一事件就显得更为正面了,因为一般情况下它能够带来更好的成绩。

这种因事件发生时刻的不同而带来的评价方面的差异,会让人不愿意马上开始复习功课,却觉得愿意在一周之后开始复习。当然,等到一周之后,是否仍然愿意,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一周后不能如现在决定的那样开始复习功课,那就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拖延的情况了。

显然,这个例子和很多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拖延的例子很相似。对应的,避免这种情况造成拖延的一个办法,就是在考虑眼前和未来情况时有意识地同时考虑结果具体和抽象的方面

刘建鸿老师也有一个很棒的例子:

霍尔沃森(Halvorson)在《成功,动机与目标》中给出的建议好像和这部分很类似:当我们想象较远期的计划时,我们更倾向于用「为什么」式思考。这样会让我们太过重视目标诱人的部分(比如去迪斯尼乐园将会多好玩),而太少考虑可行性(我怎么付得起这趟旅行的钱)。

另一方面,我们又自然地用「是什么」来考虑近期目标,这样就容易太注重于实际操作而没有充分考虑我们的长远目标。最佳目标往往是在人们权衡「合意度」 和「可行度」之后做出的没有偏见的选择。

因素三:对未来时间稀缺性的认识

未来的时间稀缺性,是指将来可以用的时间,到底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对于未来的时间资源的稀缺程度的错误估计,也会造成人们对自身拖延倾向认识不足。

心理学研究发现,同眼前的情形相比,人们往往会更高地估计自己在未来所拥有的时间资源。也就是说,人们在决定要不要现在就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常常能想到很多其他也需要做的事情。相反,当设想未来的情景时,却不容易想到太多需要做的别的事情,所以觉得以后自己会有更多的时间可用。

既然现在有很多事情要做,而过一阵就不那么忙了,那么把某件事情拖到以后再做不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嘛。可惜的是,这种对于未来时间资源多寡的估计往往是高于实际情况的。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外在的刺激还是内在的需求总是源源不断的,因此事情总是做不完的。

大多数情况下,觉得未来的时间会更多,是一种认知偏差而非事实,因为时间是不会一下子变多的。如果人们可以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也许就会更少地选择把事情延后再做了。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因素四:对于自身拖延倾向的认识

有的人做事喜欢拖拖拉拉,而有的人却喜欢今日事今日毕,这种做事习惯上的个体差异,大多数人都知道,也都在其他人身上看到过。但是,个体对于自身在这方面的情况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一而同。

有的人很清楚,如果今天自己选择拖延,那么同样的选择也会在将来重复出现,结果就是要做的事情迟迟未做。相反,有的人会觉得,即使自己今天拖延了,未必明天也会有同样的选择。可是到了明天,又像今天 一样,继续拖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前一类人对自己的拖延倾向有着清楚的认识,而后一类人则不能正确预期自己未来继续拖延的可能性。这种对于自身时间偏好认识上的差异,显然也会对人们的跨时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那些对自己的拖延倾向有清楚认识的人,从一开始就会意识到,今天拖延往往意味着永远拖延,直到拖无可拖为止。因此,他们往往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硬性的最终期限,无论如何,都要把该做的事在这个期限前完成,而不是每天推翻自己先前做出的决定。

相反,那些对自己的拖延倾向毫无认识或者认识不足的人,常常会低估自己未来继续拖延的可能性。其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把所有事情都积压到最后一刻才做。

因素五:时间知觉

心理学上将人们对于客观时间长度的主观感受称为时间知觉。不同的个体对于同样长度的一段时间会有不同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上的差异,也会导致个体在跨时决策方面的差异。

比如说,对于有些人而言,一年的时间感觉并不太长,而对另一些人而言,一个月的时间就显得很漫长了。由此,前者可能会愿意为了多得 100 元而等上一年时间,而后者则可能不愿意为了多得 100 元而等上一个月。

如果从耐心的角度来解释这一差异,我们会说前者要比后者更有耐心。这种耐心程度上的差异,细究之下也许正是由人们不同的时间知觉造成的。此外,之前提到的双曲线折扣模型,也可以从时间知觉的角度来加以解释。

如果个体的时间知觉同对应的客观时间长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是非线性的,那么从现在开始等待一周,和从四周后开始等待一周,带给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从现在开始等待一周会让人觉得相对而言更为漫长。

小结

综上分析,给受困于拖延问题的朋友的一些建议:

1、有意识地同时关注某一决定对当下以及未来造成的影响,而不是主要看眼前的结果。

2、避免在多任务或者疲劳状态下做重要的决定。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个体可能缺乏必要的心理资源(比如注意资源和意志力)去全面地思考问题。

3、学会正确地评价自身的拖延倾向,并有意识地把这一点纳入自己的决策系统里面。具体来说,可以把自己过去的拖延史记录下来,看看自己到底是偶尔因为特殊原因拖延,还是大多数时间都是如此。同时,也可以记录下自己因为过去的拖延带来的危害,用适当的消极情绪来督促自己不要拖延。

4、如果发现自己总是拖延,就给重要的任务设一个开始做的最后期限。有的时候,第一步是最难的,开始了第一步,后面的就容易了。如果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的任务,除了关键的第一步,还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严格执行。切实可行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订的计划太高,难以实现,往往又会给自己制造拖延的借口。

5、考虑当前和未来结果时同时关注其相对具体的方面,比如要花多少时间、有多困难,以及相对抽象和具有目的性的方面,比如完成它意味着什么。

6、学会正确评估未来的时间稀缺程度。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件事现在没时间做,未来也不太可能多出很多时间来让你做这件事。

7、可以试试引入他人监督,互相督促,然后在一次战胜拖延后用积极强化来帮助巩固。

文章摘编自《追时间的人》,有删减,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