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更好的思考者?你要借助榜样、导师和印刻者的力量

马文·明斯基 开智学堂

img

如何学习,才能掌握思维的方法和工具,成为更好的思考者?如果反向思考一下,要教孩子一些好方法,对思考本身进行思考,应该怎么做?或许,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灵感。而这,正是《创造性思维》一书所要讲述的。你可能不会想到,这本书的作者是人工智能之父,1969 年图灵奖得主——马文·明斯基。是不是对这本书充满好奇了呀?一休摘选了书中部分章节内容,与你分享。同时,这是五一假期最后一天,为了让你愉快结束假期,一休送出点小小福利,要来参与哟~

作者丨马文·明斯基

本文为开智学堂精选好文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img

我们不能在没有思考对象的时候,去思考思考本身。——西蒙·派珀特

许多孩子不喜欢数学,因为他们找不到日常生活和数学概念之间的重要联系,脑海中只剩下零星散落的知识碎片很显然,由于我们没有给孩子提供合适的「认知地图」,所以大部分孩子最终把数学学习看作一个无聊且痛苦的(永不休止的)任务。

现在,让我们用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究竟希望学校做些什么。

我们首先希望学校教授科目内容,但也希望学校通过培养学生合作、礼貌等文明素质,来让学生「社会化」。

同时,我们还希望,学校能帮助孩子树立道德和伦理价值观,以及合适的目标和志向。上述所有「希望」,相当于一个非常大的「教育订单」。在我看来,这份订单仍然缺少某些重要的东西:教孩子一些好方法来对思考本身进行思考。毕竟思考才是我们用来完成一切任务的首要工具。

与教孩子一些好方法来对思考本身进行思考相对应,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弄明白思维是怎么工作的(见图 1)。我相信优秀的老师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然而,我并不推荐在小学生的课程中加入思维课程,因为在心理学界,人们对于如何增强智力还没有形成共识。对此,我推荐一个替代方法,那就是想办法让孩子把自己想象成一台程序化的计算机!

img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个糟糕的方法。我们怎么能帮孩子把自己想象成一台无情感的机器呢?我们暂且不讨论这个方法是否适用,先看看下面的观点。这些观点(见图 2)在我们的文化中盛行,并经常被引用。

每个人天生就拥有特定的才能和资质,这些均被称作「天赋」。我们不能将天赋还给上天,也无法交换它们。因此,教育只能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碰巧拥有的天赋。

最出色的点子均来自被人称作「直觉」和「灵感」的思维过程。直觉和灵感非常神奇,是我们无法解释的。我们无法直接对其进行检查,否则就会对大脑造成人为的、不可逆的损害。

img

我认为上述观点看上去无害,实则非常致命。这些观点暗示,大脑自身不能做太多的事,只能在那些「偶然出现在脑海」的想法中做选择。

你或许会争论,把自己想成一台机器,会带来更加糟糕的无助感。然而,我并未建议你把自己设想成某种不能更改的机器,例如一台面包机或缝纫机。相反,我建议你把自己想象成可编程的机器

「可编程」一下子就把限制放宽了!例如,当你意识到自己有「思维漏洞」时,你能想象这是大脑程序的某个步骤所导致的(见图 3)。因此,你现在不再感到无助,你可以想象锁定大脑中的某个特定部分,然后修复它。

当然,这只是想象,而不是指一个人真的可以在自己大脑里这么做。但是这个思路仍能对某些陈旧观点进行矫正。例如,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我们有一套固定的「天资」或者数量无法改变的「才智」。

img

对思考思维方式的思考

假设你在达成某个目标途中卡壳了,你可能会得到以下结论:或许是因为你缺少某种「才能」或「天资」,所以无法实现目标。

然而,如果能尝试检查,是什么使得你思维卡壳,或者你处在哪类特殊的麻烦之中,你将在上述诊断中找到更合适的思考方法(见图 4),从而解决问题。

img

如果一个问题看上去熟悉,则试一下类比推理。如果你过去解决过类似问题,并能解决由问题之间的差异带来的问题,那么你可以重用以前的解决方案。

如果这个问题仍然看上去太难,则试着将它分解成几部分来解决。你所认识的每个差异都可以转化为单独的子问题来解决。

如果问题看上去不熟悉,则改变问题的描述方式,反复尝试。试着找到能突出更多相关信息的不同描述。

如果得到的思路太多,则集中精力关注一个更具体的例子。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思路,则试着将问题描述进一步泛化。

如果问题太复杂,则试着简化它,并形成本问题的一个简化版本。解决一个简化版的问题,可能会提示你怎样解决原来的复杂问题。

反思:常问自己是什么使得问题看上去很难,会帮助你找到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一种比反思更好的方式来打发时间。

演绎:当你的思路不顺时,找一位在这个领域的专家,并想象这位专家在目前情况下会怎么做。

思路转换:每当你发现自己的思维完全卡住了,停止一切手头上的工作,并让你的思维通过转换到其他地方彻底放松。

知其所以然:如果你能够设法回溯那些知识,那么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其实是(挖掘问题根源)知道如何用那种方式解决问题。

如果上述方法均不管用,你可以找另一个人来帮助你。在真实世界中,所有正常人(包括儿童)已经在使用上述大多数或者全部的方法了。

让我们看看上述方法可能的应用场景。每个人都有一些被看作「缺陷」的弱点,例如,一些人在处理三维空间关系方面能力不足。

但是我们一旦认识这个缺陷,就可以提出关于想象事物的三维影像的方法(前提是,对于人们使用的数据结构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充分的理论分析)。

一个孩子曾经向我抱怨,说她不明白如何绘制透视视角的立方体。当我向她展示如何画出合适的线时,她提出了异议:「这看起来像一个立方体,但它肯定是错的,因为在真正的立方体中,没有任何边是倾斜的。」

然而,当我们指出,一个图形不需要正确地展现它所描述对象的所有特征,而且绘制图形的本质是找到正确的简化方式时,上述那种对于透视图形的不适感就会得到缓解。简单来说,这个孩子(见图 5)实在太有「野心」了。

img

(野心:这里的野心是指,这个孩子想在透视图形中体现立方体的所有立体性质,如各条边的正交性等,这实际在二维图形中不可能实现。——译者注)

类似的,有些孩子有记忆障碍。虽然心理学家知道许多不同的「记忆术」 ,但我们并不了解哪种 「记忆术」可以帮助哪种类型的孩子。

我们如果能了解,每个特定孩子在大脑中试着将哪种「存储」和「加载」过程应用到他试图使用的数据结构中,就能提出增强孩子的记忆力的好建议。

这种思考方法,甚至可能帮助人们改进「做高级决策」的方式。例如,人们可以想象,计算机程序会帮助一个人学会如何避免常见错误。同样,许多人都容易犯类似的逻辑错误,而我们能够开发类似的游戏程序,来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推理能力。

儿童如何获得自我印象

我认为,对电视明星、电影明星和体育明星的痴迷和崇拜,不大可能比祈祷产生更多的精神收获。——查克·洛尔(Chuck Lorre)

一些读者可能会反对说:对学生思维进行干预的教学,可能太过粗暴(甚至可能对孩子有害)。有人甚至会争论:我们实际上反而应该保护幼儿免受这种侵害,让他们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

然而,无论我们是否试图引导孩子,他们都会产生自我印象;并且我们对孩子的自我印象形成过程干预得越少,他们从其他地方获得的干预就会越多。因此,现在就让我们探究一些关于孩子如何获得自我印象的问题。

每个人均构建了某种表述,并用这种表述来描述个人能力、目标、厌恶、品位(也包括我们的性格、天赋和特质)、身体外观、现在与将来的社会角色等。

我们经常使用「自我印象」这个词来描述上述特征。当然,我们都想知道,大脑是如何具象化这些结构的。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发现大脑是如何构建这些特征的。

孩子的自我印象来自何方?

当然,他们可以从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和朋友那里获得启发,但是也通常会乐于模仿著名的公众人物。就这样,许多孩子清楚地知道关于运动员、摇滚明星和演员的轶事,却不能认出哪怕一个哲学家、科学家或数学家。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教室和媒体中,有学术成就的人均很少被提及。而那些所谓的「名人」的形象,一定会对孩子的志向产生实质性影响(见图 6)。

事实上,关于那些形象的大部分描述都是虚构的,并经过宣传人员精心编排,以用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便浪费了孩子无数的宝贵时间。个人自传即使没有被篡改过,也并不经常展现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一些品质。

img

一般来说,我们的流行文化倾向于崇拜战士,而不是知识分子,而且它极少描绘具有创造性的职业。更加麻烦的是,孩子在童年所获得的价值观,可以在头脑中持续保留,并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们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的评价依据通常是,有多少毕业生能获得大学学位。但那些没有走上大学进修这条路的「辍学者」又怎么样了呢?

我们倾向于将「学业失败」归因于缺乏某方面的素质(毅力、天赋和自信)、「科研能力」或者不够「聪明」。

然而,我认为,把问题归因于孩子所建立的自我模型会更加有意义。试想一下,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是多么困难;相反,从碰巧遇到的人那里直接吸收想法却方便很多。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哪些熟人最能够影响孩子的抱负、目标和未来定位。因为在默认情况下,他们将会是孩子的自我印象的主要来源。

儿童如何获得目标和抱负

你几乎时刻追寻着目标。

在饥肠辘辘时,你会尝试寻找食物。在感到危险时,你会努力躲避危险。在被人冤枉时,你可能希望申张正义。有时你的目标是完成某项工作,或者试着找到方法逃避某项工作。

我们有许多动词来表达欲望,例如尝试、努力、愿意、需要、旨在和追寻等,但我们几乎很少问自己一些问题。

为什么有些意愿看上去强烈,而另外一些意愿看上去较弱?什么决定了哪些目标应该被激活、何时被激活?它们将持续多长时间,并且被什么样的机制所控制?如果几个目标发生冲突,那么会发生什么?什么使一些目标变得「强烈到难以抗拒」?

人们怎样获得目标呢?

20 世纪的大多数学习理论认为:每只动物均由某种特定的「基础本能」所驱动,这种本能决定了动物想要什么。随后,动物可能会将新的子目标和本能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这种联系会通过成功奖赏机制得到「正向强化」。

有些教育策略正是基于上述理论建立的,但是我认为这并不合理。因为那些陈旧的学习理论,主要是依据实验中鸽子、狗和老鼠的行为提出的。显然,人类进化出的更高级的认知方式,远远高于动物「条件反射」的层次。

这里举几个例子说明人类的高级认知方式:试想一下,你在做出反应之前通常会「深思熟虑」,并且实现所设想的替代解决方案,然后在后续的过程中评估这些方案。

此外,你还经常对以前的心理活动进行反思。最后,你甚至会继续「刻意地思考」,思考你做过的事(或即将要做的事)是否与你秉承的道德观、价值观或理想相符。

在这个层次上,你考虑的已经不仅仅包括你本能想要什么了,还包括人本身应该想要什么的问题。

很明显,那些关于大多数动物如何学习的理论体系,是基于赏罚机制的,也过于简单。人类的思维具有额外的高级层次,所以这个体系不能指导我们如何教育人类。

不管如何,我们均需要研究更多关于每个人怎么建立价值观和目标的问题。目标(或价值观)如何产生?它是偶然发生的,还是经过刻意的选择?孩子的欲望和信念有多少由他们的遗传基因所塑造?又有多少由儿童群体中流行的文化模因(cultural memes)所塑造?

《情感机器》在这方面做了论述:我们主要从被我们「崇拜或依恋」的人那里获得价值观。在很久之前,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便认识到这点,其论述如下:

羞愧是耻辱在精神层面的一种映射。在此过程中,我们逃避的是耻辱本身,而非其后果,并且我们只是因为观点持有人是谁,所以才关心他对我们持有什么样的观点。这导致了我们只在那些「重量级」人物(他们对我们的评价非常重要)面前感到羞愧。

这类人包括:敬佩我们的那些人、我们敬佩的那些人、我们希望被敬佩的那些人、我们与之竞争的那些人以及我们尊重其观点(关于我们的观点)的那些人。

上面的文字表明,我们的高层次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在受到某些人的赞扬或指责时产生的自豪感和羞耻感(见图 7)。但奇怪的是,我们并没有合适的名字可以用来命名那些特殊的熟人。因此,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新词来表述他们。

img

印刻者:是指孩子非常依赖的人。

对养育幼崽的动物来说,幼崽的依赖效应似乎很明显:父母与幼崽亲近有助于帮助它们(父母)养育、教育和保护后代。

然而,在人类中,依赖有另一种作用——塑造孩子们的最终价值观和目标。当你的印刻者称赞你时,你会感到一种特殊的(让人兴奋的)自豪感,它会促使你为当前活动的目标设置某种更高的优先级。同样,羞耻感会大大抑制你对当前目标的冲动。

当你遇到某些人,并且羡慕他们的工作时,你就想获得他们所拥有的技能;但在遇到你的印刻者的情况下,你不仅想获得他们的技能,也想树立和他们一样的价值观。

更一般地讲,你想变得更像你的印刻者!这表明:在很大程度上,孩子的价值观和目标受其印刻者的影响——印刻者可能是某些父母和某些老师,也可能是孩子的一些同学和朋友。

当然,孩子的价值观和目标,也会受到偶遇的其他人的影响,甚至会受到他们所读虚构故事中的英雄或恶棍的影响。因为上述所有因素都可能影响每个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价值观和目标,所以我们对教育的反思,必须特别关注孩子将要崇拜的对象。

孩子用什么样的推理来解答他们问自己的问题呢?他们如何将自己面对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在每种情况下,他们会使用什么方式进行思考呢?他们将接受或拒绝什么类型的证据?他们将什么看作成功或失败?

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些建议:在决定自己学什么的问题上,孩子应该有足够大的决策权。

诚然,我们很难教会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几乎很少有孩子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对「学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做出正确决策。

所以,我们期望学校老师能提供此类帮助,但由于大多数学校的经济情况不佳,几乎所有的老师都陷入了无尽的事务而无法分身。至于孩子的父母和朋友,几乎很少人具有必备技能来完成上述任务,因此,大多数孩子仍然需要其他导师(见图 8)。

img

「导师」的词典词条中提到,导师应具备如下特点:「为经验不足的年轻人提供建议和支持,并监督和促使其进步。你信任、尊重、钦佩并特别关注你发展的人。」

这又是一个大论题,我们能据此列举更多关于导师的特点:一个好导师必须也是一个好老师,可以教授一个领域的实际内容;一个好导师也应该是一个教练,可以培养孩子的必要技能;一个好导师还应该是一个榜样,可以激励孩子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然而,在导师的所有特点中,最重要的或许是教你推迟享乐,让人矛盾的是,这能让你在重要的研究探索过程中享受那种不适。

好导师不仅会奖赏你的成功,还会帮助你找到从失败中学习的方法。因为根据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来学习「不该做什么」,就是一个从学习到了解(进而避免)最常见的成百上千的错误的过程。

在网络社区中寻找导师

我们当然想要改进学校教育,只是每个教师能做的工作只有那么多。但是新型互联网提供了连接年轻人和其他类型导师或朋友的新方式。互联网上的导师和朋友能够为年轻人提供加入新型团体的各种机会。

另外,这种网络能够帮助许多儿童逃避到更加成熟的文化和环境当中。因此,对那些原本只能被禁锢在当地社区,并在社区的有害氛围中成长的儿童来说,网络是具有特殊价值的选择。

以下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小规模的学校没有能力教授所有可能的科目,也无法满足那些具有小众需求的学生。如果小社区中的孩子对特殊的东西产生兴趣,那么孩子不太可能在本社区内获得帮助。

如今,互联网行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世界人口也快速老龄化(老龄化人口将会成为网络导师的一个巨大的新来源)。不久,我们将会有亿万退休(并且没有孩子)的人,其中会包含大量睿智且经验丰富的人。

他们有足够的「空闲时间」来指导大量的孩子。然而,不同年龄的人组成的庞大网络,使得青年学生可以与经验更丰富的老年人互动(甚至成为老年人的学徒)。

我们如何才能与数百万网络导师建立有效的远程连接呢?

在万维网上成千上万的特殊兴趣团体里,这种连接其实已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其中一个问题是,许多类似的团体均陷入了繁荣与凋零交替的怪圈。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稳定这些团体的方式。我们或许能从已经成功帮助顾客消费和约会的网站中得到一些灵感。■

阳志平老师还为《创造性思维》写了推荐语哦:

马文·明斯基以「人工智能之父」之名而广为人知,少为人知的是,明斯基也是一位率先应用计算机科学促进教育的先锋。在今天这个少儿编程、少儿数学、少儿思维训练火爆的时代,通过本书,我们有幸了解明斯基关于教育与学习的前瞻思考。人们常常思考世界,明斯基常常思考思维本身,本书值得向每一位关心教育与学习的有识之士推荐。